中共萍乡市委 萍乡市人大 萍乡市政协
 
 首页
当前栏目: 首页>市情>昭萍往事
萍乡记忆:张太雷的童年在安源度过
2013-12-18     来源:萍乡市委宣传部 字号:[            ]

  为进一步收集汉冶萍公司史料,2013年7月,本人和安源题材知名作家张学龙等,在市政协副主席邓斌带领下,到湖北黄石、江苏扬州、常州等地走访考察。在探访萍乡煤矿首任矿长张赞宸故乡常州市青果巷时,意外得知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太雷就是张赞宸的族侄,而且张太雷曾随父在安源度过五年童年时光,这真是萍乡文史界不曾知晓的珍贵史料,我们因此提出要探访张太雷故居,收集张太雷与安源的有关史料。

  7月8日中午时分,我们在常州市政协文史委同志的陪同下,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到坐落在江苏常州市清凉路子和里3号的张太雷纪念馆。这天恰逢星期一为闭馆日,又值三十八度气温的炎夏中午,烈日下大门紧闭着。常州市政协同志通过陪同的专家打电话,说明我们的来意,纪念馆同志被我们的诚心所感动,最终为我们破例开门。

  张太雷纪念馆中轴为一座两进三开间木结构的典型的江南老式民居建筑,前进门楼上方镶嵌着邓小平同志亲笔书写的“张太雷故居”匾额。天井矗立着张太雷同志的半身汉白玉雕像。后进,是张太雷一家1918年至1925年曾借居于此的故居,他的女儿西屏、西蕾和儿子一阳都出生在这里。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复原陈列,再现了他们当年在此生活的场景。在纪念馆东首,是张太雷生平事迹陈列室展现,这里陈列着浓缩张太雷光辉的二十九个春秋之图片、油画、实物等珍贵历史资料。

  张太雷,原名张曾让,字泰来,学名张复,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的翻译,广州起义的主要策划者和领导人,在广州起义中牺牲,年仅29岁。

  我们在陈列室中,找到了张太雷童年时与父亲的合影和安源盛公祠的老照片,图片说明为:1901年,张亮采(张太雷之父笔者注)经族兄张赞宸(萍乡煤矿总办)介绍,赴江西萍乡安源路矿(即安源煤矿)任洗煤台文牍,全家迁居安源。

  说到张太雷与安源的这段缘分,还得先从萍乡煤矿首任矿长张赞宸说起。

  张赞宸字韶甄,出生于1863年,曾为湖北候补知县。光绪二十二(1896)年7月,由张之洞调用为汉阳铁厂提调、稽核和总董,1898年3月,被盛宣怀重用为萍乡煤矿首任矿长,遂着手筹办萍乡煤矿。张赞宸有一堂弟张光斗(号亮采),是个清朝邑庠生(秀才),虽然也得了个候选县丞衔,例授修职郎,但从未得到实职,一直赋闲在家,没有固定的职业,偶尔揽到些抄写文牍之类的小事来干,收入极其有限。张光斗虽生于大户之家,但到清末已是家道中落。张光斗的父辈兄弟就有七房,叔伯间又有十二房儿子,再加上各房的子孙,家庭有数十口人之众,原来的老房子仁让堂早已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人。张光斗娶妻之后,家里根本没有地方容纳他们,他只好寄居在岳父家,结婚后男的住在女方家,这在当时是很让人瞧不起的,而且张光斗一直没有像样的职业,所以常常为自己生活的窘境和前途而苦恼。

  1898年6月17日,张光斗的妻子薛氏怀胎十月,产下了一个男婴,只见他天庭饱满,一双圆圆的、又黑又亮的眼睛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婴儿的啼哭声格外的响亮,接生婆打趣地说:“小少爷的底子可真好,哭起来像打雷一样。”张光斗夫妻先有一个女儿,这个是长子。为给新生的儿子取个好名字,张光斗思来想去,终于想出“泰来”二字。这是为了讨个好兆头,,否极泰来,时来运转。二十三年后,这个婴儿已成为中国最早的共产党人,他在受命赴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工作之前,感到应该给自己起一个新的名字,表示新的生命旅程的开始,向一个新的目标迈进,他考虑再三,终于给自己起了一个名字叫“太雷”,这名字与父亲给他起的名字“泰来”谐音。他之所以要给自己起这样一个名字,是要以此明志,表示他今后愿做一个响彻太空的惊雷,以唤起民众的觉醒,起来与旧势力抗争,也以此激励自己,要像巨雷一样猛烈地打击邪恶、黑暗的势力。

  再说张太雷的父亲张光斗。1901年的一天,张光斗得知堂兄张赞宸返乡探亲,就到老宅仁让堂去拜见他。兄弟间多年未谋面,见面后情浓谊重,两人交谈甚为投机,张赞宸问及张光斗的境遇,张光斗乘机向他提及谋职之事,张赞宸出于宗亲之谊,再加上他对张光斗的才华也颇为赏识,便满口答应了他的谋职的要求。他返回萍乡不久就捎回书信,说他已在萍乡为张光斗谋到一份在洗煤台当文牍的职位。张光斗看完信欣喜不已,决定接受这份工作,到他乡去开辟自己的新生活。岳父母得知他们的决定后,也很支持。于是张光斗挈妇将雏,举家迁往萍乡安源煤矿,这时正是1901年的春天,张太雷还不满3岁。

  张光斗一家人到安源后,煤矿方面就给安排了住所,每月不仅有固定的薪俸,还有福利,逢年过节还能分到一些红薯、绿豆、橘子、茶叶等等土特产品。安源民风纯朴,工友们心地善良,待人诚恳,与人相处都是以心相交。张光斗为人正派,工作认真,办事公道,性格随和,再加上他是总办张赞宸的亲戚,工友们对他很尊重,相互之间的关系很融洽。据赫赫撰写的传记文学《太空惊雷——张太雷》中记述:张光斗心地善良,性情平和,与人为善,在矿区工作日久,对矿工们的疾苦体会颇深,所以他对矿工们的困难的境遇非常同情,工作中他以平等之心待他们,认真仔细地为他们记账,生活里他们如有事相求于他,他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帮助他们。如有一次矿井塌方,压死了几个矿工,矿上虽然发了抚恤金,但却将他们原来应得的八个月的奖金扣了,张光斗就为他们据理力争,矿上最后只好给他们补发了。

  张光斗一家移居萍乡两年后,张太雷已四岁多了,姐姐泰临则快七岁,姐弟俩受教育的事情成了张家必须解决的一个大问题。当时安源矿区没有学堂,连私塾也没有,望子成龙的张光斗只好进行家教,自己就成了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张光斗从《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开始教孩子们识字、断文,等他们识了不少字后,又教他们背诵唐诗、宋词,以后又教他们算术、地理、天文等等学科的知识。他对子女的教育很注意教学的方法,循循善诱,循序渐进,不仅教他们书本上的知识,还注重他们人格方面的培养,让他们从小就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使他们能够自觉、努力地学习,彼此督促,互相帮助。父亲对张太雷的品德教育,以及让他养成了勤奋好学、自我监督等等好的习惯,为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张太雷一生的成长非常重要。

  张光斗也知道,孩子生性是好玩的,整天圈在家里,对孩子也没有什么好处,所以允许孩子在他们妈妈的视野所及的范围内玩。住的时间长了,孩子也逐渐长大了,便与一些矿工的子女一起玩,捉迷藏、下石子棋、打鸟、抓鱼,两个孩子和矿工子女们相处得很好。据传记文学《太空惊雷——张太雷》记述,张太雷姐弟俩在安源时,和小伙伴们曾去安源附近的一个山洞游玩探险。张光斗知道后没有责备,还让两个孩子将他们这天的见闻写成一篇游记。张太雷来写得很仔细,很认真,得到父亲的好评,使他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因此促使他对读书、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06年2月21日深夜,张光斗突然得了急症,高烧头晕,心胸闷疼,妻子薛氏束手无策,好容易捱到天亮,请来矿区的医生,可医生找不出病因,但知道病情很严重,立即叫来人抬上担架送往醴陵医院救治。可当时的医疗水平和医疗条件都很差,最终不治身亡,张光斗年仅36岁就辞别了人间。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全家人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可他们却又不得不面对一家之主走了,顶梁柱塌了,在萍乡无依无靠没有了经济来源这一残酷的现实。薛氏斟酌再三,决定带孩子返回故乡常州。这年春天,张太雷一家离开生活了整整五年的安源,回到常州老家,这时张太雷年近8岁。

  可以说,萍乡安源,是张太雷从幼年到童年记事和发蒙的地方。在安源的整整五年之中,他幼小的心灵感受到了安源煤矿初创时期轰轰烈烈的大工业气息,耳闻目睹了底层煤矿工人的疾苦和愤懑,这一切都为他今后短暂却又光彩夺目的革命生涯作了最初的铺垫。



隐私声明 版权声明 功能说明 常见问题
主办: 萍乡市人民政府  承办: 萍乡市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萍乡市信息中心
运行管理: 萍乡市政府网站服务中心  赣ICP备05006704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36030202000134
萍乡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电话:0799-6881101 举报平台